English

耶娃·萧的中国梦

1999-01-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 淑 我有话说

近年来,耶娃·萧的长篇传记小说《中国,我的梦,我的爱》在德国一版再版,瑞典文和土耳其文版也已相继出版,可说风靡好几年了。

耶娃·萧是我国已故知名诗人、政治活动家萧三的夫人,她的中文名字叫叶华。一九九0年德国专出传记作品的吕勃出版社出版了耶娃三十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中国,我的梦,我的爱》一书。一九九四年德国杜塞多尔夫袖珍出版社再版了这部作品。同年,耶娃以八十三岁高龄应邀访问了德国、瑞士和土耳其,多次在电视讲话中与广大观众见面,受到普遍欢迎,她几乎为德国众多的人们熟悉了。

耶娃·萧一九一一年出生在德国一个富裕的犹太医生家庭,早年曾在慕尼黑电视学院学习过摄影,在瑞典斯德歌尔摩著名的列芙金摄影室工作过。三十年代,耶娃与萧三相识于苏联,为了能够成婚,耶娃入了苏联国籍。从此,耶娃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十年代,她到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参加过大生产运动,并认识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物。在本书德文版的介绍称“耶娃·萧可算得是中国革命年代里极少数的西方目击者之一。”异国婚姻固有的思想上、文化背景上的种种鸿沟,导致他们感情上的矛盾、波折和痛苦,使耶娃带着两个幼子离开了丈夫和延安。在战争年代,她作为政治流亡者在苏联哈萨克斯坦极为艰难困苦的境况里度过。但是生活锻炼了耶娃,她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使她从一名富有幻想、柔弱而娇生惯养的、在资产阶级环境里长大的小姐成为一名成熟的、能够在逆境中独立生活、自立更生的坚强女性。

一九四九年耶娃在莫斯科重遇萧三,之后他们定居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耶娃任我国新华社摄影记者,后来又以摄影师和电视记者身份为东德电视台工作,从事介绍与报导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息。她以巨大的热情和干劲进行工作,访问过西藏,与国内政治家、艺术家、作家多有接触,采访过末代皇帝溥仪,那时她还会以中文写作,不止一篇文字见诸于那时的《人民画报》。

文化大革命前夕她申请加入了中国国藉,她写道:“从此开始了我十五年的苦难历程,即使这样,在这十五的路程上,我依旧眷恋着中国。”

耶娃在书中对自己戏剧性的、充满幸福与痛苦的一生作了回顾。这是充满了传奇、浪漫色彩的一生。她将自己比喻作一朵云,漂泊漫游在广阔世界的天地之间。哪儿是她的祖国?德国、波兰、瑞典、还是苏联?最终找到了她魂牵梦萦的中国。她与萧三之间不同一般的爱情浪漫曲折,历尽忧患,而又坚贞不渝,它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大起大落的人生道路上,耶娃凭着她从未丧失过建设一个美好世界的理想,战胜了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困难,任消极为积极,正如她自己所说:“内心丰富的人,比较容易对付命运的劫难。”

本书富有珍贵的活生生的史料价值。作者经历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欧亚大陆的历史巨变。并非一般的个人经历,而是以一个多国籍的犹太人,个人与家庭的特殊地位,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不同于历史记载的窗口:作者经历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典一些狂热的无政府主义者沙龙,他们热衷于口头革命,以及当时苏联十月革命对欧洲年轻一代的影响,三十年代初希特勒上台时迫害犹太人的恐怖气氛。三十年代后期苏联可怕的大清洗运动。二次大战中多少孤儿寡妇的悲惨遭遇以及当时苏联干群之间的矛盾和贫富悬殊。耶娃以不多的笔墨,个人的视野,向我们具体展现了历史书里读不到的历史真实。

作者还以女性作品特殊的细腻笔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萧三作为我国比较上层的人士,在解放后几十年中的坎坷遭遇。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历史的教训应该让我们清醒,人生本来可以过得更加美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